人生最大的错觉,就是总以为来日方长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我怕浪费 情绪的错觉是什么 人生最大的错觉,就是总以为来日方长

人生最大的错觉,就是总以为来日方长

2024-07-02 22:46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生活,无时无刻不在告别,也无时无刻不在开始新的相遇。“人与人相处的时间,远比想象中短。”一期一会,唯有珍惜每个当下,才有不留遗憾的别离与来日可期的聚首。

人生最大的错觉

就是总以为来日方长

来源 | 央视新闻

图 | Quint Buchholz

人生包载在一部“时光电梯”里,里面的楼层数字就是你的年龄,你按下哪个数字,它就会把你送到那时,容你停留片刻再作告别。

按下12层,回到童年

你最想见到的是谁?找到旧日的玩伴了吗?最想对那时的自己说些什么?

当你懂得了钻石的价值大于玻璃球,懂得了有些遗憾"超人"也无能为力,懂得了擦破皮的膝盖比受过伤的心更容易愈合,懂得了不放弃比哭泣更有力,就是告别童年的时候了。

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。

我甚至要说,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,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。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:"使沙漠显得美丽的,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。"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,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,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。

——周国平:《童心》

按下18层,

电梯门打开,浮动在那个炎夏的热浪扑面袭来。记忆里,留给父母的总是背影,就连踏入高考考场前也不例外。如果可以,这一次,偷偷藏在角落,描画他们离去时的背影……

当你最后一次叫醒同桌,合上写满青春的书册,擦完写满不舍的黑板,读懂父母踟蹰的身影,是时候告别这雨季。

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,穿着黑布大马褂,深青布棉袍,蹒跚地走到铁道边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难。可是他穿过铁道,要爬上那边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,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,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。

我赶紧拭干了泪。怕他看见,也怕别人看见。我再向外看时,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。过铁道时,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,自己慢慢爬下,再抱起桔子走。到这边时,我赶紧去搀他。他和我走到车上,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。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,心里很轻松似的,过一会儿说:"我走了,到那边来信!"

——朱自清:《背影》

按下22层

再用那一把钥匙,打开四年来进进出出的那一扇门:一起追过的剧,一起备考熬过的夜,一起肆意挥洒的时光……历历在目。

常以为,毕业遥遥无期,转眼间,各奔东西……追悔过后,感念过后,泪流过后,一场为不舍为前程而举杯的酩酊大醉过后,便是时候告别学生时代。

青春时节,不应该将自己的心锚一样过早地沉入窄小而琐碎的泥沼里,沉船一样跌倒在温柔之乡,在网络的虚拟中和在甜蜜蜜的小巢中,酿造自己龙须面一样细腻而细长的日子,消耗着自己的生命,让自己未老先衰变成一只蜗牛,只能够在雨后的瞬间从沉重的躯壳里探出头来,望一眼灰蒙蒙的天空,便以为天空只是那样的大,那样的脏兮兮。

青春,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,即使力气单薄、个头又小、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,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;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,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。

——肖复兴:《年轻时应该去远方》

按下27层

毕业五年后的你,也曾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,偶尔绝望却不失希望,还好,你没有让自己失望。

那时以为走出的是校门,走进的是社会,其实是另一所"大学"。只不过这一次,需你一人成行,穷尽一生,不断找寻优于过去的自己。

是时候,告别不谙世事的模样,遇见独当一面的自己。

一位哲学家曾说过: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?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,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。

事实上,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容易的,更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在一开始就能许你光明前途。任何成就都是需要你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出来的。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差距会越拉越大,无非是有的人一开始就深谙尽心做事的意义,有的人却一直把应付当聪明,结果一不小心就输掉了自己的未来。

曾听过这样一句名言:人生如同道路,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。永远不要试图敷衍你的工作。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,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。

——念一:《你对待工作的态度里,藏着你的未来》

按下30层

三十而立,愿与你厮守一生的人儿就在近旁。

原来,最好的爱情,并非完美无憾,而是那个人来了,就同你奔着一生一世去。是时候,告别不懂如何爱的自己。

这一辈子,我们要遇见很多人,但是千万人里可能都难有一个能懂你疼你的,能让你发自内心开怀大笑的更是难得。有缘相遇,便是莫大的幸运。

爱情最让人羡慕的模样,可能不是热恋时候的轰烈甜腻,而是经过时间沉淀依然温暖如初,纵使过去再久,依然有人愿意哄你开心、逗你笑。

愿意呵护你笑容的人,终其一生都会尽自己所能让你活得更开心些。

——茶茶:《和那个让你笑的人在一起》

按下40层

轮到你,体味为人父母的欣慰与心酸。告别就是,望着孩子的背影,不必追。

孩子,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。当你童年,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,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,而是希望具有纯正的品格;当你少年,我们让你接触诗歌、绘画、音乐,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。

还有一件事,虽然做起来很难,但相当重要,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。你会一年年的长大,你渐渐会遇到比你强,比你优秀的人,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。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。你一定要正视它,不要躲避,要一点一点的加以改正。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。

——张梅:《给我未来的孩子》

按下50层

这时的你,可已泪流满面?才半生,我们已经历了太多的相聚别离。命运的暗流涌动,你我一如浮萍,聚散两茫茫。相聚有时,告别有时。

我不愿送人,亦不愿人送我。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,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,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,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,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。

一个朋友说,"你走,我不送你;你来,无论多大风多大雨,我要去接你。"我最赏识那种心情。

——梁实秋:《送行》

告别时光电梯,回到此刻。

终于明了,人与人相处的时间,远比想象中短。我们从一开始就向着"别离"而生。别离,亦是成长的必修课。如果没有"别离",眼下相守的珍贵也就无从显现。

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,不是所有话都来得及说,不是所有的遗憾都有机会弥补。能紧握的别放手,能坚守的就别放弃,能创造多少美好就去创造多少。

是的,天下无不散的筵席,

可我们还有他日的聚首可期待。愿你,总以尽可能少的遗憾去告别,以尽可能多的美好去相遇。

真有离别吗?如果,如果在离别之后,一切的记忆反而更清晰,所有在相聚时被忽略了的细节也都一一想起,并且在心里反复地温习。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在回溯时都有了一层更深的含意,每一段景物的变化在回首之时也都有了层更温柔的光泽,那么,离别又有什么不好呢?

离别又有什么不好呢?如果从此以后,你的笑容在每一个月色清朗的夜里都会重新出现,你的悲哀也会随着逐渐加深的暮色侵蚀进我的心里。所有过去的岁月竟然像是一张蚀刻的铜版,把每一划的刻痕都记录下来了,有深有浅,有满盈也有空白,然后,在每次回顾的时候,它都可以给你复印出一张完全一样的画面出来。

那么,果真能够如此的话,离别又有什么不好呢?

——席慕蓉《一个春日的下午》

王鼎钧被誉为“一代中国人的眼睛”,华语散文的大师。他是文学的赤子,膜拜故乡,顶礼美。他的写作气质与沈从文*相契合。本书是他的*自选集,精选“鼎公”平生作品三大类(美文、杂文、变体)代表作。九十余载诸般阅历,汇注通达文章,成就性灵之言。

《我们现代人》:在传统淡出,现代降临之后,应该怎样适应新的环境和规则,怎样看待传统的缺陷?哪些要坚持?哪些要放弃?哪些要融合?现代人需要怎样的标准和条件,才能坚忍、快乐、充满信心地生活?作者将经验和思索加以过滤提炼,集成一本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之书

《人生试金石》:人生并不完全是一个“舒适圈”。由家庭到学校,再由学校到社会,成长要经历一个又一个挫折和失望。本书设想年轻人在逐渐长大以后,完全独立以前,有一段什么样的历程。对它了解越多,伤害就越小;得到的营养越丰富,你的精神就越壮大。

《开放的人生》:如何做人?这个问题很“大”。本书用“小”来作答,如春风化雨,通过角度、布局、笔法各各不同的精彩短章,探悉人生的困惑,以细致入微的体察和智慧的省思,带给人开放、积极而平和的人生态度。

《随缘破密》:在人世间沉浮,恐怕无人没受过苦难、挫折和委屈。要将这种种失败困苦视为理所当然谈何容易。人心里会有不平:为什么忠而被贬、信而见疑?为什么好人总得不到好报?为什么善良与正直之人在社会上却难以立足?当人们对这些问题产生怀疑时,就会在精神上产生危机。 王鼎钧先生以哲人的冷静、仁者的悲悯,解析善恶交织、复杂多变的人性,使我们在摆荡诡谲的人性乱流中,不惊不迫,找到前进的方向。

王鼎钧,1925年生,山东兰陵县人。幼年因战乱失学从军,1949年流离台北,曾任广播公司编审、报社记者、专栏主笔,1978年寄居纽约,以写作为志业,力学精进七十年不衰。出入各种文体,以散文见称,然不落窠臼、兼采众体、融会贯通,行文气度恢宏、格局阔大、质地厚重。与余光中并誉为台湾散文界的“双子星座”,是“五四”以后,承继现代散文革新的重要作家之一。一生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时值耄耋之年,将平生作品三大类(杂文、美文、变体)各选代表作辑成本书,交付海内知音。

原标题:《人生最大的错觉,就是总以为来日方长》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